汽车动力系统原理
课程内容
分数构成
(1)线上成绩20%(MOOCISPOC)
- 线上讨论10%
- 单元测验50%
- 单元作业20%
- 线上考试20%
(2)平时成绩20%(线下)
- 线下讨论,25%
- 线下作业,75%
(3)期末考试 60%(线下)
课程大纲
课程资源
推荐教材/网课
资源文件
学习笔记
学习建议
汽车动力系统课程学习指南
该课程是专业课中的核心之一,主要介绍汽车动力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。课程内容涵盖内燃机、纯电驱动系统、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以及混合动力系统等多个方面。在平时学习时需要重点理解内燃机工作流程、混合动力系统的工作流程,并掌握相关计算题的原理。涉及记忆的内容需要在考前重点掌握、重点背诵。期末考试会抽mooc上面、历年卷和作业中的题目,因此需要熟悉这些题型和解题方法。
汽车动力系统原理课程复习主要内容
第1章 汽车动力系统概述与课程要求
(1)汽车动力系统基本概念、分类;常见汽车动力系统及比较;汽车动力系统发展方向和趋势
(2)课程定位与发展;教学内容、教学目标;课程体系和篇章;开课目的;课时具体安排;教材及参考书目;考核方式;课程团队
第2章内燃机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
(1)内燃机定义、分类。
(2)内燃机发展历史、发展趋势。
(3)内燃机基本概念:上下止点、曲柄半径、活塞行程、燃烧室容积、气缸工作容积、气缸总容积、排量、压缩比等。
(4)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。
(5)二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。
第3章内燃机性能指标和影响因素
(1)基本概念
功;平均压力;功率;比油耗;效率;空燃比/过量空气系数/燃空当量比;燃料热值/混合气热值;充量系数
(2)掌握示功图识图和画图(p-V ! p-")
(3)掌握发动机动力、经济性能指标,会换算
(4)理解和推导动力性和经济性能指标总表达式
(5)了解影响动力性和经济性的主要环节和因素
(6)二冲程发动机与四冲程发动机示功图差异
第4章内燃机燃料、工质与热化学
(1)了解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(能源载体)的关系
(2)掌握内燃机燃料和烃燃料的分类
(3)掌握烃燃料组分、C原子数、分子结构等对燃料理化特性影响
(4)了解含氧燃料的结构及其对燃料理化特性影响
(5)掌握燃料主要理化指标(十六烷值、辛烷值、馏程、饱和蒸气压等)的含义
(6)掌握汽油机和柴油机混合气形成、着火和燃烧的差异及原因
(7)掌握燃料化学计量比燃烧所需空气量$I_0$、混合气热值$H_{um}$计算
第5章内燃机工作循环和能量利用
(1)内燃机热力循环分析模型分类
(2)影响理论循环热效率的四大参数及影响规律
(3)等容度的概念及其对循环热效率的影响
(4)考虑真实工质特性对循环热效率的影响
(5)导致真实循环热效率下降的因素及原因
(6)从工质和循环角度理解柴油机比汽油机热效率差异成因
(7)机械损失的构成、测量方法及适用机型,影响机械效率因素
(8)内燃机能量利用现状、循环效率提升和散失能量再利用措施
第6章内燃机换气过程和进气充量
(1)熟悉四冲程内燃机的换气过程,包括换气过程定义、换气过程分期、配气相位角含义及影响
(2)充量系数定义、解析式,影响充量系数的主要因素,提高充量系数的途径和措施
(3)进气速度特性概念及影响,进气速度特性变化趋势及成因,汽、柴油机进气速度特性差异
(4)进排气动态效应的基本概念,进排气动态效应对充量系数、进排气均匀性的影响,可变进气管长度技术
(5)增压度和增压比概念,增压系统分类及各自特点
第7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和燃烧过程
(1)燃烧定义、预混燃烧和扩散燃烧对比
(2)混合气热着火理论和链式着火理论
(3)柴油机油-气-室协同的混合气形成方式
(4)柴油机燃烧过程分期及各段燃烧过程特点
(5)放热规律的三要素及理想的燃烧放热过程
(6)粗暴燃烧、燃烧噪声产生机理与抑制措施
第8章汽油机混合气形成和燃烧过程
(1)汽油机燃油雾化及混合气形成方式
(2)均质混合气的火花点火与火焰传播
(3)汽油机燃烧过程分期及各段燃烧过程特点
(4)汽油机与柴油机燃烧特性差异及成因
(5)汽油机异常燃烧的类型、成因及抑制措施
(6)汽油机燃烧室设计原则及典型燃烧室
第9章内燃机排放污染物生成与控制
(1)内燃机排放污染物的种类与危害
(2)排放污染物生成机理与影响因素
(3)汽油机机内净化与后处理技术
(4)柴油机机内净化与后处理技术
第10章内燃机运行特性与整车匹配
(1)内燃机工况概念、工况平面特征曲线和特征点、功率标定
(2)内燃机特性概念和分类、运行特性概念和分类
(3)汽/柴油机速度特性、负荷特性、万有特性差异及成因
(4)柴油机外特性的校正与调速(机械泵)
(5)内燃机速度特性与整车动力性的关系、内燃机负荷特性(全特性)与整车燃油经济性的关系
第11章纯电驱动系统原理
(1)纯电驱动系统定义、构成和拓扑结构
(2)驱动电机系统构成、分类、机械特性和效率
(3)永磁同步电机PMSM结构与工作原理
(4)锂离子电池基本工作原理
(5)锂离子电池材料与部件
(6)锂离子电池性能参数
第12章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原理
(1)燃料电池的概念和分类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基本原理
(2)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主要部件、功能和要求
(3)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压、效率定义及计算方法
(4)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
(5)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分类和基本工作原理
第13章混合动力系统原理
(1)混合动力系统定义、分类和节能原理
(2)混合动力系统构型,不同混动构型特点和工作模式
(3)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策略(规则化策略、最优化策略、智能化策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