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理化学
课程内容
分数构成
平时作业(20%)+阶段测试(10%)+期中测试(30%)+期末考试(40%)
课程大纲
教学内容由热力学和动力学为主体,涉及:热力学基本概念、定律、原理、方法,溶液、相平衡、化学平衡的热力学,动力学的基本概念,反应速率理论,催化作用,电化学基础,表面现象(界面现象)及胶体化学。通过学习本课程,要求学生对物理化学有系统的认识,并了解其在化学、化工、环境、材料、能源、生命、医药、农业等学科中的根基地位及其相互的关系。
课程资源
推荐教材/网课
资源文件
学习笔记
学习建议
资源文件
厉刚老师24-25秋冬PPT
24-25春夏小测题及答案
24-25春夏作业及答案
《物理化学讲义》及课本答案
期中、期末模拟卷
学习建议
授课老师:姚加,王永涛
两位老师共同负责整个课程,姚加老师负责上半学期,王永涛老师负责下半学期。姚加老师是物理化学研究所副所长,为人和善、授课逻辑性强,板书很清楚,上课节奏稍快,跟着他的节奏会很有收获。王永涛老师讲课口齿不太清楚,声音经常很小,而且板书字迹有些凌乱。建议参考姚加或厉刚的智云课堂食用。化学系的老师和助教都比较负责,课程设计也有逻辑性,总的来说是一门比较好的课程。
一般每个礼拜会有一次小测,只要交了小测就有基础分。小测题目的部分选项很有迷惑性,如果想要小测拿高分,建议课后多看课本、多抠字眼。作业比较少,一般一个礼拜4题左右,很快能做完(Deepseek做物理化学的题目很厉害doge)。
这门课程的教材《物理化学讲义》写的相当好,阅读起来很舒服,能让读者体会到逻辑推导、接近真理的快乐;书里空白部分很大,适合在旁边做笔记,很有国外教材的风格。彭笑刚老师是物理化学领域的大大佬,是国际顶尖的纳米材料学家,涛涛本人亲自评价,彭老师回国写出这本教材是功德一件。彭老师早年间亲自讲授过本课程,可以在 b站 上找到相关视频。
期末考的范围是7-15章,没有出现上半学期的内容(但是历年卷中有出现,还是要做好准备)。第11章只考察概念,比如胶体的概念和奥斯特瓦尔德熟化;13章完全不考。期末考试主要复习资料是课本、小测和作业。复习的时候建议参考厉刚老师的PPT,里面有给出很多易错的知识点分析,适合应对选择题。24-25春夏的大题比预期的难一些,考察偏体积摩尔量的计算、复杂反应级数的近似计算、电化学电极反应式和物理量的计算等。准备期中、期末考试时建议熟悉老师给的公式表,能做到看到公式明白这个公式的物化含义、清楚各个物理量的定义,熟悉各个公式的位置,避免考试时找不到公式。
物理化学和能源专业有很多联系,在慧能的培养方案中和《工程热物理》放在同一个学期,很多知识点有重叠,但是要小心部分定义有细微区别(比如功和热的正负号,准平衡态的定义等)。1-6章主要讲授统计热物理,是《工程热力学》课程经典热物理的拓展与延伸。7-9章讲授纯物质和混合物的性质,相比于工热有更多的数理推导和理论计算。10,11,13章讲授表面化学,是我们学院的储能、除尘等方向的知识基础,不过本课程也以了解为主,毕竟这个方向仍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,很多方案仍待进一步证实。12,14-15章讲授局域平衡态与反应动力学,从更高的维度解释了化学平衡的原因和动力。
日常上课+小测
本人是姚加老师的班,姚加老师上课讲的非常细,内容也主要是和书本对应的,没有ppt,建议直接在书上做笔记,考试也是以书本知识为主。
上课从来不点名,助教开的辅导课可以去听听,讲的挺好的。如果上课实在去不了也建议听一听智云,因为自己看那么厚的书可能花的时间更多。
小测次数非常多,一个学期小测了11次,基本上每1周或者2周就要小测一次。但是小测开卷,内容基本上都是选择题,偶尔有大题也是书上有的,只要熟悉书本的结构就不是太难。
作业内容大多结合上课的内容,但是很多并不像考试的题型,更像是帮助理解。
插一句,如果想在98搜“物理化学”相关内容,可能搜到很多家教的内容,所以建议去“学习天地”板块内部搜索。
期中考试
期中考的内容是前7章,我记得大题的内容和助教发的模拟卷非常相似,一定要掌握对于平动、旋转、振动熵那一块的计算。
考试会提供所有你会需要用的公式,考试内容是选择题和大题,选择题如果全队会送你10分,如果只错了1道会送2分,但是选择题考的非常细,难度也不低。个人认为复习的时候可以把小测和作业题全做一遍,然后多看看书。
期末考试
期末考试我们是第8章以后,其中第13章非平衡态没有考。期末的内容非常多,整本书146万个字,复习的时候感觉马上就要晕字了。
如果想拿到一个不错的分数,还是要仔细研读书本的;如果想要速成,建议可以把公式表每一个公式的应用全部搞懂,最好把这个公式背后的知识也了解一下,然后课本上的例题一定要看懂,看不懂且来不及了就背下来(考试基本上都有几道和离题几乎一模一样的大题)。
模拟卷的选择题非常难,大题又非常简单。个人体感考试选择题没有那么难,但是确实考的很细,不都是那种一眼就看得出来的,还是需要理解。考试大题和模拟卷非常像,但是稍微难了一点(就一点点),如果模拟卷的大题可以很顺的独立做下来,考试大题就没太多的问题。
我们大题考的和模拟卷差不多,有一道气泡饱和蒸汽压、沸点相关的题目模拟卷上没有,但是临场利用公式来做还是不难的;还有一道中间近似那一块的题目,需要理解以后的举一反三能力。
物理化学生存经验/非化学系/补天版
姚加&王永涛
分数占比 平时成绩(包括小测、作业、期中考试)60% 期末考试40%
上课
每周两次课,基本每周都会有小测,小测六道题20分,其中有8分是到课分。两位老师上课风格差不多,区别在于姚加老师声音响一点王永涛老师声音小一点,虽然本人不怎么听课但是感觉都是值得一听的。老师上课也是按课本讲的,所以可以直接看课本复习。如果你也想不听课,那最好找一个可靠的小测队友()
作业
大部分可以用deepseek解决
考试
期中考试考《彭笑刚物理化学讲义》的上篇,期末考中下篇,期中考过的部分期末不会再考。考试试卷末会附公式表,一般会发在钉钉群里,因此期末补天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对照公式表复习,弄清楚每个公式里各个变量是什么意思、公式的应用场景和限制条件是什么,这样对着题目不至于束手无策,至少能拿点公式分。
我期末复习用了两天半的时间,因为平时上课一点没学,所以用两天时间把课本通读一遍(工程量很大不建议这样),看完一章就做对应的作业和小测,最后半天做模拟卷和历年卷。感觉今年的考试题目和作业小测例题多有重复,有时间可以多看几遍课本例题,反正也不多。
中篇的几章比较多也比较重要,有时间可以仔细看看,有助于理解。下篇重点需要会算平衡常数,第十三章这学期不考,十四十五两章比较简单,概念定义明晰,计算题都是套模板。 考试不用太担心,非化学系考得不会很难。最后成绩83,我觉得性价比很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