材料力学(乙)
课程内容
分数构成
课程大纲
课程资源
推荐教材/网课
资源文件
学习笔记
学习建议
我是来自能源工程学院的21级本科生李天智,所学专业是车辆工程。非常荣幸能够借助此次机会,向大家分享我在本科阶段的一些学习心得与材料力学(乙)这门课的学习经验,希望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同学,助力大家在学业上更上一层楼。
许多同学初入大学校园会感到迷茫,甚至觉得学习任务比高中阶段更繁重,以前听到的那句“上了大学就轻松了”似乎是“骗人的谎言”。那么,要如何看待大学中的学习任务呢?我认为学业是一切的基础,大学生的本职工作就是学习与科研,在书籍与知识的海洋当中丰富自我、提升自我,为未来的深造或就业打下坚实基础。我还认为,大学阶段的学习不仅仅是要学习课内固有的知识点,更重要的是培养自主学习、自主规划的能力,例如,如何做好学习计划,如何提高学习效率,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模式,这些都是至关重要且在未来受益终身的,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有所收获。
回到材料力学(乙)这门课的经验分享,我这门课的成绩是4.8(93)。我当时的老师是航院的赵沛老师,个人十分推荐他的课程。赵老师上课思路清晰、PPT内容丰富且有趣、知识点和习题讲解透彻。每一节课开头,赵老师都会花一定时间来复习上堂课的知识点,并用一些有趣的视频或实例来引出本节课的内容。讲课过程中,也会尽可能简单直观地把应力应变类型、效果、计算方法等讲明白,让所有同学都能尽可能明白其原理。下课前,赵老师还会把本节课知识点再梳理一遍,理清脉络。如此严密的课堂结构和思维逻辑,让人很难不学好这门课。因此,我也非常推荐同学们来选赵沛老师的这门课,或是通过智云课堂学习。
再说回我的学习方法,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课上听讲和课后复习。上课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专注,紧跟老师的思路。虽然我知道有的同学会因为跟不上节奏、老师讲课听不懂、手机内容太精彩等原因而没认真听讲。一旦课上落后了许多,课后就需要付出更多几倍的时间来弄明白,其实是比较不划算的。上课的时候要不停地在自己的书本和老师的板书、PPT之间比较、理解,并将重点知识点多做圈画。课后复习则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。我的习惯是在课后写作业之前,把书本再过一遍,将知识点和例题反复琢磨,直至理解80%以上,再开始做习题。大部分课后习题都是能够和例题进行类比的,难度不是很大。部分难题如果实在做不出,我会向老师或助教求助,若他们较忙来不及回复,可以网上搜一下原题,对照解析进行深度理解。注意,一定不能囫囵吞枣只抄答案,更不能依赖搜题软件。做完课后作业后,就能够对各类应力应变的分析有更深的掌握。赵老师还会定期进行课堂小测试,帮助同学们加深记忆,加强掌握。考前复习和真题训练是最后阶段最为关键的环节。因为经过了一学期,很多知识点会有遗忘或混淆,所以考前复习整理是必不可少的。关于这点,我非常推荐同学们找一本空白的本子,对照着PPT和书本,根据章节整理知识点,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重点内容,并且将公式推导过程、易混淆知识点作出重点记录。例如,拉压应力、扭转应力、弯曲应力的辨析,它们的作用原理和方式导致了不同的作用效果和公式,因此可以将三者放在一个表格里进行比对分析,并画图辅助理解,还可以将例题也抄上去,这样能更透彻地理解和运用。这本复习本子就可以伴随整个本科阶段,每门课程的期末整理都可以记在这本子上,做成了属于自己的“独家秘笈”。知识点整理完成后,就是刷真题环节。许多课程都能够在文印店或98上找到历年真题,这些真题一定要认真对待,把每一题都彻底理解清楚,并理解它的答题思路,这是非常重要的。我个人建议,如果是基础中等及以下的同学,真题卷至少刷两遍,再将课内的例题和课后习题都过一遍。材料力学这门课的知识脉络很清晰,题型和考点也比较明晰,所以如果将以上任务都保质保量地完成,就一定能得到理想的成绩。
学习材料力学这门课的过程中,我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日常学习新知识点的时候,对一些抽象应变无法快速理解,所以做习题的时候也会有困难。但正如上文所说,将知识点和例题反复琢磨,再向老师或助教求助,一定能够解决问题。对于“刷题”,我个人的见解是,目前许多课程的评价体系中,还是以考试成绩为评级,所以为了取得好成绩,刷题是必不可少的。但也不需要盲目、过多地刷题,在日常学习中,主要把例题和课后习题搞懂就可以。在期末复习阶段,把真题刷完后再把习题再看一遍也足够了。最关键的不是做题量多少,而是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答题思路。
另外,我强烈推荐能源工程学院“ZJU能小源”的学习资料,课程资料类型多、内容丰富,不仅适合本学院的同学,也很推荐其他学院的同学来共享。如果学长学姐有自己出彩的笔记、回忆卷等,也可以投稿,丰富资料库。在课后复习、期末复习阶段,我会使用Forest软件来“种树”,记录自己每日专注学习的时长,将复习任务量化。这样的确能较好地督促自己专注,也能提高学习效率,我个人非常推荐。